次日清晨,两位兄长就领着嫂嫂和侄子侄女回娘家拜年去了。
顾家没啥客人,左邻右舍拜完年也都各回各家,不会留下来吃饭。
顾清耀呢,就回房间抱着书本看了起来,准备参加今年的院试。
(古代院试的时间是每年二月。院试是由各省学政主持的考试,属于清代科举制度的一部分。)
(古代的院试是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,属于地方科举考试制度的一部分,院试合格后,考生被称为秀才。)
夜晚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用晚餐。
顾母兴致勃勃的开口:“今天在村口遇见李大嫂了,她从娘家回来,说明天初三乐安县上有庙会,咱们一大家去逛逛吧?”
顾父听了,笑着点点头,说道:“老三读书辛苦,正好趁着初三庙会,全家一起出去走走,放松放松。”
顾清耀放下手中的碗筷,应道:“儿子全听爹娘的,咱们也没有好好出去逛过,刚好休息休息。”
一旁的二哥也附和道:“是啊,三弟,你整日读书,也该劳逸结合。这庙会可是一年一度的盛事,咱们一家子热热闹闹地去逛逛,也沾沾喜气。”
“哇!哇!哇!去庙会咯~”
“娘亲,庙会上都有啥好玩的呀?”
才三岁的顾羲和对庙会一无所知。
“庙会呀,就是好多大人跳祈福舞、耍狮子,盼着来年风调雨顺,能有个好收成。”
方氏琢磨了一下,用最浅显易懂的话跟顾羲和说明。
“妹妹,妹妹,庙会有好多好吃的,还有好多好玩的呢!”
“没错,庙会还有人扭秧歌,还有踩高跷哟!”
“哇!我要去!我要去!”
“你呀,一提到玩就数你最兴奋!”
“哈哈哈~行,明天带你们去庙会玩,不过得跟着大人不能自己跑来跑去的,明天人肯定很多。”
“好嘞,保证不乱跑~”
(明天有惊喜~浅浅期待一下吧~ ~)
相较于顾家的和乐融融,皇宫内则略显混乱。
砰!一只茶杯被掷出,瞬间碎成数片。
帝九霄面色阴沉:“再讲一遍!云霄怎会擅自出宫!”
禁卫军统领余烬惶恐地跪地:“回陛下,臣已带人寻遍,宫中确实不见德王殿下身影。”
“有宫人目睹德王殿下携侍卫往宫门口去了,臣至宫门口询问,德王殿下确已出宫,且告知守卫,是陛下应允他出宫的。”
帝九霄皱起眉头:“罢了,退下吧,消息务必封锁,不得让他人知晓德王离宫之事。”
“是,臣遵旨。”
元白又斟了一杯茶水:“皇上,您饮些茶,德王殿下不过是贪玩,况且出宫也带了侍卫,您无需忧心。”
帝九霄轻抿一口茶水,润了润喉:“朕只是放心不下罢了。”
“白泽。”
“微臣在。”
“速去筹备出宫诸事,朕亲自出宫将德王带回,切不可走漏风声。”
“遵命!”
元白面露忧色,沉声道:“陛下,此时正值年节,万一有官员前来,您却不在……”
“传朕旨意,朕携德王礼佛三日,期间不见任何人。”
“是,奴才领旨。”元白言罢,躬身退下。
(宋朝:春节放假7天,元宵节再放7天,总共约半个月。地方官员的假期更长,从腊月二十到正月二十,大约一个月,借鉴宋朝过年休息时间。)
“英招。”
“微臣在。”
“你暗地保护德王,随时将德王行踪报上来。”
“是,属下领命。”
“退下吧。”
乐安县
林园一脸焦急地走上前来,苦口婆心地劝说道:“哎哟,我的好主子呀,咱们都已经出来好些日子啦,是不是也该打道回府了?要是再不回去,老爷恐怕真得动怒啦!”
然而,帝云霄却显得满不在乎,他撇撇嘴,不以为然地回应道:“怕什么嘛!平日里哥哥总是对我严加管束,我都快憋坏啦!这次好不容易溜出来,哪能这么轻易就回去呢?”
“况且,我这不还带着你和小福子一起嘛,小福子那一身武艺可不是吃素的,就算遇到点麻烦事儿,也能轻松应对,没啥可担心的!”
说到这儿,帝云霄突然兴奋起来,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,接着说道:“对了,刚才在客栈的时候,听到有百姓说,明天这里将会举办一场盛大的庙会呢!”
“我长这么大都还从未见识过庙会是什么样子,所以呀,明天咱们一定要去好好逛逛庙会才行!再玩儿个几天,然后咱们就启程回家!”
林园听了这话,心里越发着急。
刚想继续开口劝说,却被帝云霄粗暴地打断了:“小圆子,你要是再多嘴一句,信不信本少爷立刻让人把你五花大绑起来,再用布条堵住你的嘴巴,然后叫小福子把你像丢沙包一样扔回客栈去!”
林园闻言,顿时吓得脸色煞白,赶紧伸手捂住自己的嘴巴,拼命点头,表示自己再也不敢多言了。